随笔丨阅读与心灵发表时间:2022-08-04 13:33 清人沈起凤在其名著《谐铎》一书中,记载了一个题为“老僧辨奸”的故事,其大意如下:一日,两位青年同在寺院读书,所读内容为《史记·荆轲传》。读到樊於期自杀处,甲曰:“这是个笨蛋,明知事情难成,为何还要以项上人头作儿戏?”于是放声大笑。乙曰:“烈士复仇,虽然杀身也在所不辞,令人感慨呀!”于是失声大哭。读到缟衣素服送别一节,乙又大笑,道:“既然知道这荆轲一去不返,还派他去,太子丹真是愚不可及!”甲又大哭,道:“壮士一去,风也萧瑟,水也呜咽,千百年过去,人们还是能感觉到余痛!”待读到刺秦事坏,荆轲被人捆杀之际放声大骂时,乙笑得越发不可收拾,破口大骂:“真是没用的东西,不在环柱的时候把他们杀了,居然用谩骂了事。”甲已泪流满巾,说:“豪杰报答自己的知己,到死之时还有一股子豪气!”一时间,笑声与哭声喧杂满堂。一位老僧倾听良久,长叹了口气,道:“哭者很有人情,笑者真不可测。恐怕20年之后,本朝忠臣义士都要葬送在此人手中。”此二青年中,哭者名叫王敏斋,后来曾任县令,颇有政绩;笑者名叫严嵩,后来任丞相,成为明代的第一奸臣。老僧之所以能辨奸,并不是他有多么神奇,而是因为王、严二人在读书时的不同反应,这种反映折射出了他们的心灵状态,而心灵状态则决定了他们日后的忠与奸。 王、严二人读的是同一本书,但他们对书之内容的理解却截然不同,所带给他们的结局更是大相径庭。何以如此?值得深思! 一本成品的图书,一篇严肃的文章,往往凝聚着作者的心血,流露着作者的心声。然而,并非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读出作者的本意,读出书(文)中的精神。鲁迅先生论到《红楼梦》时曾如此说:“单是命意,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:经学家看见《易》,道学家看见淫,才子看见缠绵,革命家看见排满,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……”同一本书,读出这么多“命意”——“《易》”、“淫”、“缠绵”、“排满”、“宫闱秘事”,原因不在书中的内容,而在读者的“眼光”,往深里说,是决定“眼光”的身份——“经学家”、“道学家”、“才子”、“革命家”、“流言家”。俗话说:“少不看《水浒》,老不看《三国》。”问题不在这两本名著,而在这两类读者:少年人血气方刚,克制力差,读了《水浒》,就可能像梁山好汉那样争强斗狠、快意恩仇;老年人老谋深算,精于算计,读了《三国》,就可能像孔明、公瑾那样勾心斗角、尔虞我诈。由此可见,阅读的收获,与读者的心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就王、严二人的哭与笑而言,其实正好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内在修养和心灵状态,一哭一笑之间,分别暴露出了各自内心的光明与阴暗,正直与扭曲。 很小的时候,老师就教导我们,读书要注意方法,必须学会“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”。可是,何为“精华”?何为“糟粕”?并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。对同一本书,不同的人对“精华”与“糟粕”的理解会有所不同,取舍的态度自然就会大相径庭。对于一本刑侦小说,一般读者看到的是“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”,从而以此警戒自己,他们会视此为“精华”;而一些歹徒恶棍,他们看重的则是那些被抓的人是怎样作奸犯科的,又是怎样“马失前蹄”的,以便作为“前车之鉴”,他们会视此为“精华”。由此可见,对于“精华”与“糟粕”的理解,依然与读者的心灵修养有关。因此,在考虑“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”之前,还需要先来端正自己的心态,保持心灵的清洁,这样才能读出书之精髓。 我们天天都在读书,但所读之书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?从某种意义上说,原因并不在书之内容,而在于我们自己的心灵修养,带着敬畏与善良的心读书,再差的书也能带来教益;带着浮躁与邪恶的心读书,再好的书也会引向歧路。因此,读任何书,均需首先清理自己的心灵。没有圣洁心灵的阅读,后果是危险的。 |